香港楼市现状与展望:政策驱动下的市场变局

搜狐焦点揭阳站 2025-03-31 16:50:00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一手新房市场在政策利好与开发商积极推盘下表现不俗,3月至今半个月内,成交量已经破千、超过2月总量八成,周成交量创下近20周以来的高位;二手市场虽有回暖,但业主“惜售”心理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交易活跃度,部分业主…

在全球经济的棋盘上,香港楼市一直是备受瞩目的焦点。近年来,香港楼市历经起伏,在政策调整与市场供需的双重作用下,正展现出新的发展态势。

价格走势:低谷徘徊与局部回弹

2025年1月,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报287.6,较2024年12月下跌0.45%,连续两个月下滑,创下近8年半的新低 ,与2021年9月的历史高点398.1相比,累计跌幅达27.76%。从区域来看,不同地区房价表现各异。如中西区、湾仔区等传统核心区域,房价虽也在下跌,但因其地段稀缺性,抗跌性相对较强;而部分新发展区域,如新界的一些地区,房价波动更为明显。然而,自2月起,市场出现积极变化。受益于相关房型销售印花税下调99%等政策,地产销售市场迎来小阳春。以“细价楼”为例,总价三四百万元的房屋交易频繁,释放出市场回暖信号。像黄埔新邨某小区房屋,从最初定价520万元降至400万元成交,累计降价120万元,降幅24%,这体现出市场价格调整已让部分刚需购房者和长线投资者看到机会。

成交量变化:政策刺激下的冷热不均

2024年,香港整体楼宇买卖合约登记量达到67,979宗,较2023年同期增长17.1%,创下3年来的新高,这得益于特区政府一系列“撤辣”政策推动,购房门槛降低,释放了部分购房需求。进入2025年,1月整体楼宇买卖合约登记(包括住宅、车位及工商铺物业)仍同比上升12.2%,达到4,938宗,其中住宅楼宇买卖合约数量为3,626宗,同比上升4.3% 。不过,成交量存在结构性差异。一手新房市场在政策利好与开发商积极推盘下表现不俗,3月至今半个月内,成交量已经破千、超过2月总量八成,周成交量创下近20周以来的高位;二手市场虽有回暖,但业主“惜售”心理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交易活跃度,部分业主提高价格或减少议价空间,使得整体交易热度逊于一手市场。

18420453376

租金市场:需求支撑下的稳步上扬

在租金方面,近年来香港持续推进引进人才政策,大量内地人士赴港,先租后买成为主流,且以中小户型租赁需求为主,有力支撑了租金市场。2025年1月,私人住宅租金指数环比上涨0.42%,连续两个月上升,达到192.9,创下4个月以来的新高。以屯门区某实用面积30多平方米的住宅为例,市值租金可达1.4万元左右,租金回报已达4.4厘,即便计算管理费等费用,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也颇具吸引力。想要了解香港买房、读书和香港户口,可以添加我的微信 微信 专业/分析内地人怎么在香港买房?以及每一个楼盘有哪些优点缺点、房产政策、银行贷款政策、入户,入学、都给您讲解的实实在在。博主专注香港房产10年,向每一位客户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,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话请添加我的微信: cyz7706我沟通,解决您一站式问题疑惑。

政策影响:多管齐下激活市场

香港特区政府在楼市政策上不断发力。2024年宣布撤销所有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,进入“零辣招”时代;2025年2月,又将征收100港元印花税的物业价值上限由300万港元提高至400万港元 ,这一政策调整预计可惠及约15%的物业成交个案,大大降低了刚需购房者和中小投资者的置业成本。从市场反馈看,政策对激活“细价楼”市场效果显著,带动了相关产业链如地产代理、律师、装修等服务业的发展,也有助于启动换楼的联动效应,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。

未来展望:机遇与挑战并存

多数机构对2025年香港楼市持“稳中有涨”预期。星展银行预计房价将保持相对平稳;瑞银则认为若美联储持续减息且美国长债息率下降,楼价及租金将同步上升5% - 10% 。然而,市场仍面临挑战,一方面,尽管利率下行,但香港银行同业拆息仍处于相对高位,一定程度上抑制购房需求;另一方面,市场信心尚未完全恢复,投资者和购房者仍持谨慎态度。此外,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,如贸易摩擦、地缘政治等因素,也可能对香港楼市产生间接影响。

香港楼市正处于政策驱动的变革期,尽管当前仍在低谷徘徊,但已显露出回暖迹象。未来,随着政策效应进一步释放、经济逐步复苏以及人才流入带来的需求增长,香港楼市有望逐步走出低谷,实现稳定发展。想要了解香港买房、读书和香港户口,可以添加我的微信 微信 专业/分析内地人怎么在香港买房?以及每一个楼盘有哪些优点缺点、房产政策、银行贷款政策、入户,入学、都给您讲解的实实在在。博主专注香港房产10年,向每一位客户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,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话请添加我的微信: cyz7706我沟通,解决您一站式问题疑惑。
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